电导率-测量原理
电导率用于测量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。对于金属而言,电导率由电子给出。而在液体中,离子的数量(如金属或盐离子)直接影响到电导率。离子浓度越高,电导率也越高。电导率主要采用两种测量原理:导电原理和感应原理。其共性是测量设备都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交流电压。根据电导率的大小,感应出与电导率成正比的电流。所加电压产生的电流大小由介质电阻而决定(欧姆定律)。另一个影响测量值的因素是测量电池的电池常数。电池常数通过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 L 和测量面积 A 来表示电极的外形尺寸:电池常数 K=L/A。根据该已知的电池常数 K 和测量所产生的电流来计算溶液的电导率。
导电式电导率测量-2电极测量电池
可采用两电极电池或四电极电池来测量电导率。电极与介质直接接触。在传统的两电极电池中,将交流电流加到两个电极之间并测量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。为了覆盖较宽的电导率测量范围,需要采用具有不同电池常数的测量电极。电导率越小,电池常数也越小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电池常数来测量从超纯水到浓缩液的电导率。具有电池常数 K=1、 K=0.1 和 K=0.01 的测量电池。内置的 PT1000温度传感器用于温度补偿。
